投稿邮箱:yblywhw@126.com    QQ:2680826841    广告合作热线:17760503325
景区推荐THE SCENIC SPOT IS RECOMMENDED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江安景区

夕佳山民居景区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18-08-22阅读次数:分享本文:

夕佳山民居景区简介

                          

 

  夕佳山景区位于宜宾市江安县,南距蜀南竹海19公里,是蜀南竹海的东序景区,占地面积200余亩。景区是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夕佳山民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06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

  夕佳山民居是保存完整度极为罕见的农耕庄园,始建于明万历40年(公元1612年),因当时川南人口剧降,湖北江夏人氏黄应江入川在此建造住宅。因这一带风景优美秀丽,根据民间“三奇”(奇书、佳山、骏马)中的佳山而得名“夕佳山”。其后黄氏子孙世代繁衍,于清顺治年间、乾隆年间、咸丰己未年、光绪己丑年、民国十九年等多次扩建和修缮后,民居建筑群才至臻完整。

民居环境优美。夕佳山民居地处一片绿茵如毯的浅丘之上,四周自然环境形成“千人拱首”、“万山来朝”之势;民居座就落在林荫深处,粉墙黛瓦,丛林掩映,建筑与自然风光有地机融为一体,实乃“天人合一”思想的杰作。

民居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夕佳山民居建筑多系悬山穿斗式木质结构,房屋123个开间,建筑占地面积10056平方米,平面为组合式“四合院”。并装饰典雅精美,交辉映衬,富丽堂皇。

值得一提的是民居怡园的假山上,有一株参天古榕树和一株三丈有余的古棕树相生相共,头首相交,相抱依依。这是园林创作者的独具匠心,是中国“中(棕)庸(榕)之道”儒家思想的借题发挥,此乃民间极为罕见的融儒家哲理与园林于一体的绝妙佳作。

民居素有“天然鹭鸟公园”的美誉。夕佳山民居四周有上百亩的桢楠木和杂木林。树木林深,翁郁苍秀,每逢春夏,上万只白鹭鸟云集枝头,远远望去,宛若绿茵上轻飘白絮,又好似簇拥的玉塑冰雕。白鹭鸟在夕佳山繁衍生息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们为民居平添了无限的生机,夕佳山也因此而获得“中国天然鹭鸟公园”的美誉。

民居是知名的“影视拍摄基地”。夕佳山民居现开辟有内容丰富的“黄氏家族原状陈列”、“川南民俗展览”。并且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影视拍摄部门先后在民居拍摄了三十多部影视作品,是影视剧拍摄的理想之地。如电影《草莽英雄》、《拂晓枪声》,电视连续剧《傻儿师长》、《东方龙》、《赵一曼》、《酒巷深深》、《红色记忆》、《家春秋》、《大酒商》等。2004年,幸运地被世界著名大导演谢晋冠名为“谢晋-恒通影视拍摄基地”。

夕佳山民居景区的服务功能齐全,其陈列展览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及海内外游人的关注和青睐。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交通的便捷,景区将迎来众多纷至沓来的贵宾。

 

 

天地人和夕佳山,民居之魂在江安

——夕佳山民居解说词

 

夕佳山民居位于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夕佳山镇,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风景区。民居距宜宾60公里、泸州55公里、成都280公里、重庆220公里;与宜宾市两个大景区毗邻,距蜀南竹海20公里,距兴文石海50公里。交通便利,距宜(宾)泸(州)高速江安出口10公里。

夕佳山民居是一座典型的川南封建地主庄园。

民居原为一黄氏乡绅的住宅。“夕佳山”名字的来历众说纷纭,主要的有两种。一是说夕佳山本为“席家山”,黄氏家族湖广填川来此购地建宅,觉得仍叫“席家山”不妥,故改称“夕佳山”;一是说夕佳山本为“锡嘉山”,乃取“锡嘉九鼎”之意。1987年古建专家单士元等一行到夕佳山考察,了解到“夕佳山”名字历众说纷纭的情况,由单士元先生拍板定为“夕佳山”。民居为悬山穿斗式木质小青瓦结构,占地102.7亩,建筑面积5146平方米,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其历史之悠久、保存之完好在川南乃至全国都极为罕见。夕佳山民居经过黄氏家族四次较大规模的修建而形成现有的格局。第一次是在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湖北江夏黄应江入川在川南夕佳山选址建造住宅,是为民居之雏形。第二次是在康熙年间曾有较大规模的扩建;第三次是清咸丰巳未年(公元1859年),黄应江之八代孙黄学海主持大规模重修民居,奠定了民居的基本格局;第四次是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黄应江之十一代孙黄铁秋主持修建东、西宾客楼,使民居至臻完善。民居几经修建而日趋完整,每次修建都将当时的政治、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情况、文化艺术和民间风俗记录在这个“实物档案”之中。

解放后,夕佳山民居收归国有,先后做过乡政府驻地(1949年—1952年)、粮站(1953年—1974年)、县委党校(1975年—1985年)。1986年划归文物部门予以保护。1988年建四川省夕佳山民俗博物馆。1992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由国务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配合四川省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在宜宾市召开,江安县政府投入1300万元修建游客中心、迎宾广场、停车场,形成以夕佳山民居为核心参观区、游客中心和停车场为泊车休憩区的基本格局。同年12月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民居布局谨严,功能齐备,画栋雕梁,富丽堂皇,素有“中国民间建筑活化石”之美誉。

民居建造于一座森林蓊蓊郁郁的小山丘之上。居家选址,是华夏子孙生活习俗的一个重要内容,民间有着不同讲究。夕佳山民居的最初选址无疑是融入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遵循易经八卦、堪舆风水学“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之玄理,认定此地是居家立业的“风水宝地”。但是,后山不够高大,“玄武”不足,风水先生建议挑土垒山或植树造林来弥补。因为挑土垒山工程量过大,所以主人选择植树造林以壮玄武,但是树林透气,所以还是存在靠山不过硬的问题,所以黄氏家族几百年来不出大官。又有一说民居庭院落座的地基,恰似一只巨大的螃蟹,蟹鳌前伸,含着一汪清澈的碧水。前方连绵起伏的小山丘有好似众多的小螃蟹全部朝向民居,形成“九蟹寻母”之象。还有一说,民居坐落的山在这一带为最高,前方山下一条沿着山坡蜿蜒而上的大路,周遭山峦如黛,浅丘点点,俨然为“千人拱首”、“万山来朝”之势。粉墙黛瓦的民居掩映于林荫之中,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美妙如画。

夕佳山民居是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和实物佐证。

民居座南向北,平面为复合“四合院”式,中轴线上呈二进四合院。大门、书库、前厅组织成第一四合院,其后前厅、中客厅、下客厅、后厅(家族居室)组合成第二四合院。建筑平面自西向东呈梯形,主要建筑依中轴线呈“曰”字开,同时在“曰”形中间自大门至堂屋以石梯和后通道相联接,俨然在“曰”字中间加上一竖,便成了“田”字形,这是耕读文化在民居建筑布局中的映照。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又构成大小不同的四合院落,而四合院以天井为中心。民居中轴线的西侧,以中客厅、工字厅、上客厅构成三间三进式,且由这些建筑组成大小不同的四合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其间。在民居西侧的宾客楼、学馆、枣园、碉楼(西北角)也形成不同的四合院。有趣的是,碉楼(西北角)平面酷似鹤头,学馆和西宾客楼平面形似鹤颈;工字厅、中客厅、戏楼建筑平面布置又神似鹤身;东南角的碉楼(金库)平面布置又极像鹤尾;前厅和后厅建筑平面图又状若鹤的双脚;怡园中的曲池(佛手池)和上客厅的平面图又若鹤展翅欲飞的双翼。虚实相间、极为神似。同时,民居中轴线东侧四合院建筑群落的平面布置又恰似一个古瓶,瓶底向东,瓶口向西,鹤形的双脚正好踏在瓶口上,从而构成一幅极为生动又极富情趣的“平(瓶)安合(鹤)祥(翔)”图。这是中国民居平面布局中极为罕见的布局形式。

民居中轴线西侧建筑为宾客楼、客房、枣园(已毁),从枣园上五级台阶进入私垫学堂;从学堂向南穿过园门,进入西花园(现改为怡园),是主人娱乐之场所,有琴房、书房、上客厅、假山、小桥、佛手池、怡园亭等。怡园占地2亩,以花木庭园见胜,这里有四季长青之树,八节不谢之花,曲廊幽深,小桥流水,松篁藤蔓,幽香怡人。民居中轴线东侧为佣人、晚辈、劳作者生活居住区域,格调较低,织布房,粮仓、东宾客楼、马房、轿房、绣楼、土牢、金库等建筑分布其间且以天井为中心组成各种大小不同的内向四合院群落。尤其在布局上独具匠心的是,设计者以这些错落有致的天井的变化形状,分别组成“纸、笔、墨、砚”的平面图案。再加上中轴线上的“田”字形平面布置,使得整个夕佳山平面布局中,突显了“田园耕读”的传统文化精髓。中轴线两侧的反差和上中下三个客厅的设置是封建等级制度在建筑上的体现。

民居整个平面以内垣墙将其封闭起来,成为一个大型四合院,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各置一座碉楼(其中东南角碉楼兼作金库),这集中反映了民居的封闭思想和防范意识。

民居的北面置有一个2.5亩的池塘,蓄水以弥补民居缺水的不足。民居风围102亩楠树林,每逢春夏,上万只白鹭云集枝头,或追逐嬉戏,或呼朋引伴,远远望去,宛如绿茵上轻飘着片片白絮。白鹭在夕佳山春来秋去,繁衍生息,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为境幽宅古的民居平添了无限的灵气和生趣。因而,夕佳山民居又有“天然鹭鸟公园”之美誉。

整个民居布局巧妙,相互照应,功能齐全。民居以中门——前厅——堂屋为中轴线。它在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布局严格对称,但在中轴线东、西两侧的次要建筑布局则打破了完全对称的格局,使整个建筑布局更趋于柔和,这使得夕佳山民居的布局不仅保留了传统性、而且也反映其布局的与时俱进性和实用合理性,更融进了民居主人对美好意愿的追求与向往。

民居的形成发展史就是明末以来四川民间的一部社会史、风俗史。其建筑规模、建筑布局和建筑装饰等方面都反映了当时四川民间较高的建筑技术水平和封闭的封建经济状况。从民居的相地、立基、屋宇、装拆、色彩、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从建筑的每一个部分,都体现出川南人民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等级观念。

夕佳山民居在整体上,开合有序,主次分明。其规划布局,着实匠心独运。而民居建筑造型之优美、装饰制作工艺之精巧、色彩之协调运用和园林美学之考究,则又展示了极高的艺术价值。

夕佳山民居在整体上粉墙黛瓦、画栋雕梁、五彩飞金、富丽堂皇。置于中轴线上的民居主要建筑前厅、后厅,在造型和装饰上特别突出,尤为优美。房屋高大、用料粗壮、仰瓦整齐、装饰华丽。从整个造型到各部分构件,利用樟木、楠木、杉木构架的组合、各构件的形状及材料本身的质感等进行艺术加工,达到了建筑功能坚固实牢实。工字厅、戏楼、上客厅等是娱乐、交际的处所,因而造型玲珑典雅、装饰精美富丽。而作为劳作区的建筑,如马房、桥房、粮仓、作坊等,则在造型上无甚讲究更谈不上什么装饰了。这种讲究实用功能,由实用功能决定造型、结构和装饰的艺术处理,是夕佳山民居的一大特点、也是其艺术价值所在。

夕佳山民居造型优美,尤以雕刻装饰艺术著称。整个建筑装饰以木雕、石刻、堆塑为主,配以花格窗棂、垂花卷草、吉祥如意等图案作饰。门、窗裙板,刻以山水、人物、绶带和博古图案,梁柱彩绘飞金,驼峰云纹飘逸,撑拱、雀替、花罩刻绘民间传说、戏剧人物图案。民居的雕刻,从材质上看,主要有木雕、石雕。从题材上看,有民间传说,如:“羊有跪乳之恩”、“乌有反哺之义”;有戏剧事故,如“西厢听琴”、“船舟借伞”;有传统典故,如“鱼樵耕读”、“棋琴书画”;有吉祥图案,如“路路通顺”、“封侯挂印”;还有的取材于古诗词,如“清明诗”、“寻隐者不遇”等。从雕刻技法上看,多以镂空雕、深浮雕、线刻等为主,运用写实与夸张变形相结合的手法,形象生动、线条流畅,精细处如蝉翼轻盈,粗犷处则大刀阔斧、气势雄放,其中不少作品实为我国民间雕刻艺术的精品。民居的雕刻作品不仅造型优美、技艺精湛,而且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和寓意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其思想性的表达,多采用谐音、双关手法来实现。如前厅正脊上的堆塑,画面上方置三口酒缸,五个人正在细细品尝,寓意即为“三纲(缸)五常(尝)”;一朵莲花插上三把戟就叫做“连(莲)升(生)三级(戟)”;一株桔树,上挂一口吊钟,树下再刻上一只羊,寓意即为“终身(钟声)吉(桔)祥(羊)”等等,表现手法巧妙,寓意深刻,这些雕刻作品,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不仅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研究我国民间建筑发展史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和意义。

夕佳山民居在园林美学上也极为考究。当年黄氏家族建有三个花园:东花园、后花园、西花园。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西花园,民国十九年(1930年)改称“怡园”和“沁园”,它以利用自然、顺应自然、缔造自然的手法,将园林美学体现得淋漓尽致。民居的建筑面积10056平方米,其中近一半的民居是配套的园林美化。在布局上,园林与建筑交融为一体,园林中有建筑,建筑中又有园林,园中有景,景中又有园,相互衬托,实为民居园林布局造型美学上的一大突破。而最美妙的是,每一处景点都不是漫无目的的造作,都有着深刻的思想内蕴。如,在榕树中栽上一棵棕树,就是取《论语》“中而不坚、庸而不易”句意,借棕树的“棕”通“中”、榕树的“榕”通“庸”,来反映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将桢楠树与桂花树栽种在一起,寓意为“珍贵”,再于其旁植上一棵万年青,就变成“珍贵万年”了。

总而言之,夕佳山民居是一个艺术的综合体。它是建筑的功能结构与思想性、艺术性有机结合的杰作,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配以人文景观,再加上设计者独运的匠心和习俗崇尚,将自然美与人工美融为一体,构成一幅立体的民俗风情画卷,不愧为我国民间建筑艺术的瑰宝。

    以《草莽英雄》、《傻儿师长》、《酒巷深深》、《董竹君》为代表的十数部影视剧在此拍摄,是已故电影大师谢晋冠名的“谢晋恒通影视拍摄基地”。

    民居管理机构为四川省夕佳山民俗博物馆,行政隶属于江安县文化广电局。博物馆常年举办“川南民俗陈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