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yblywhw@126.com    QQ:2680826841    广告合作热线:17760503325
旅游文学TOURIST MAP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兴文

《鲵 殇》 (小说)

来源:兴文县作者:张毅发布时间:2017-01-20阅读次数:分享本文:


【申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一节

乌蒙山,位于祖国大西南,东北、西南走向。它用二百五十公里的长度,平均海拔二千米的浩荡的气势,参与和造就了大气磅礴的云贵高原。这个庞大的山脉不仅青睐于云南和贵州,它也把余脉川芸山奉送给了四川。

   川芸山四周悬崖峭壁,交通十分不便,人迹罕至。即使大炼钢铁胡乱砍树造成森林大量毁损的时期,也因山势太险恶而没有伤筋动骨。这里终年绿树茵茵,野花四季鳞次开放,森林里繁衍了多种野生动物。太阳升起的时候,晨雾也缓缓升起。升腾的云雾中,川芸山似乎在翩然起舞,恍若仙境。

   山高、林密、多雾,造就了众多的溪流。由于喀斯特地质结构的原因,这里的溪流顺山而下,到了稍微平坦的谷底,就销声匿迹,隐没在大山之中。

   川芸山从西南方向切入四川,山势逐渐变得低矮,横切在四川和云南之间。西北方向是小坝,而东南方向就是大灞了。

   地质学家考证,大灞和小坝,远古时候其实就是一个坝。但是随着乌蒙山脉的突起,这样一个在云贵高原边沿算得上是广袤的平坝,就这样被切断。

   大自然真是伟大的造物主。山峦的横埂虽然阻挡了两地人民的交流,但却神奇地分别送给了两地一个坝一条河两个洞,以及老百姓称为龙洞的小山潭。它们的名字非常相似,地理位置以山为中轴对称。大灞的两个洞叫做大鱼洞和小鱼洞,而小坝的洞叫做小鲵洞和大鲵洞。大灞的山潭叫做马踏井,而小坝的山潭叫做牛踏窝。发源于这些洞的大灞河小坝河就是流经这两个小镇的河,也是镇的名称了。

   这两条河,这些洞,它们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管辖,但有共同的特点:盛产大鲵,俗名也叫“娃娃鱼”。

第二节

     “呜呜…….吽吽,家住大鲵洞附近的五保户聋哑老人牛德福又莫名其妙地乱叫起来。这老人不识字,因为聋哑终身未娶。据说已经九十几岁了,身体还健康,每天担大鲵洞的水煮饭呢,。

“叫尼玛个锤子,又要死人了?”。家也住附近的栾二娃听到这鬼老者叫心里的鬼火更冲。
   这哑巴十多年前乱叫的第二天,栾二娃那因在镇办石灰厂上班而得了肺尘病的爹,在剧烈的咳嗽中去世了。而栾二娃的妈,当年县业余川戏团的台柱子,早在文革时期就因为被列为“封资修”坏分子被批斗不堪凌辱,跳进县城附近的“牛儿沱”自杀身亡了。
   据说,牛德福那年也嗷嗷直叫。

这栾二娃,五十多岁。他正在怔怔地看着手机,愁着呢!

“钱钱钱!又他妈是钱!”。栾二娃听见老者叫,更是冒火,差点把手机摔到地上。

  要说十多二十年前,这栾二娃可不是为了钱发愁的人。

    “铛铛铛铛……”,手机铃声响起。栾二娃接完电话,看了看墨迹天气发布的数据“大灞镇,阴雨......”,心中暗喜。于是跛着脚,翻箱倒柜收拾起行当,骑着一个破旧的125踏板摩托,越过从大鲵洞引水给小坝镇生活用水的供水管道,出发了。

第三节

大鲵,据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因其体型像小孩,叫声更像婴儿的哭声,当地人叫它"娃娃鱼"。最大的娃娃鱼身长可达1米以上,最重的可超百斤。

娃娃鱼栖息于山区的溪流之中,在水质清澈、含沙量不大,水流湍急,并且要有回流水的洞穴中生活。而大灞和小坝的从川芸山卡斯特暗河流出的洞穴水含沙量极少,有着水草植被丰富水流湍急暗洞密布的小河,注定了这样的物种在这里得到大量的繁殖。

栾二娃来到牛踏窝,家住小坝河下游小鲵洞附近的竺三娃提着一个大大的编织口袋,已经在山潭附近的林地边等他了。

这牛踏窝洞口直径20多米。洞口周围的山林得以保护,是因为当年分地到户的时候,生产队刘队长为了保护这个山潭而坚持没有分给任何农户,成为一块几亩地大小的生长着一些药材的在小坝低矮坝区仅存的原始森林。牛踏窝冬暖夏凉,终年冒着雾气,在夏季时不时有毒蛇出没。小坝这地方是没有几个人敢下去的。当年有栾二娃为考证牛踏窝里水流到何处,于是倒了几筐谷壳下去,十多个小时后看见从小鲵洞飘出。

竺三娃兴奋地说:“我采药来到牛踏窝,发现东西了......”。一番耳语后,腰缠绳索、手提挖药工具的竺三娃的带领栾二娃轻手轻脚来到山潭边。
   栾二娃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中暗喜:“儿,你的学费生活费都有望了”。

第四节

大鲵,因为川芸山的阻挡,在大灞和小坝得到的是不同的待遇。

在大灞,大鲵因为像小孩子而得到疼爱,被当地百姓奉为神物,镇东头还建有鲵神庙,供奉大鲵等鱼类。大鲵发出类似婴儿哭声,大灞人认为这是大鲵儿,在撒娇了。

在小坝,因为大鲵外貌有点像小孩,其哭声更似小孩啼哭,据说有人看见大鲵吞吃被人们扔在河里的死猪死狗,更因为大鲵在进食不足的时偶尔会有相互残杀的情况出现,于是,大鲵在小坝民间被认为是不洁之物。杀吃大鲵更不可能。民间哄吓小娃娃会说,再哭?看娃娃鱼把你吃了。

虽然习俗和敬畏不同,但大鲵得到了人们的保护,得以生存繁衍了数千年。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某一年冬季的某一天,小坝镇东头一阵阵激烈的枪响后,当地民团溃败到川芸山躲藏。一支说外地话的军队来到镇上。这支军队不扰民,驻扎在城隍庙。但不知咋的就弄来了一条三、四岁孩子大小的娃娃鱼在大鲵洞门口用刺刀挑起剐皮宰杀。而当时仅仅四、五岁的牛德福正随母亲在大鲵洞水边淘米。听见惨叫,看见大鲵的内脏、血水顺流飘下,大鲵的内脏被水里的大鲵抢食,牛德福吓得晕倒在地。城隍庙附近的居民,从门缝里用异样的眼光偷看这群外来人在庙门口煮吃大鲵,年老的吓得闭上眼睛,口中直念“阿弥陀佛”。
   大灞人后来听说大鲵在小坝被吃掉,都不敢相信。当地乡绅带领乡邻筹足功德钱,在大鲵庙请来高僧念经七七四十九天,超度被吃掉的大鲵。

第三天,这支军队走了。牛德福也在第三天醒来,但从此就不会说话了。

据说,这是大鲵在川芸山第一次被人吃掉。

竺三娃靠近栾二娃轻声问:咋个捉?

因为,好几条娃娃鱼正靠在山潭水边的石块上,晒着西斜而射入洞中的太阳呢。而水里,好多条估计有两三斤大小的当地同样很珍稀的当地叫做“细鲢鱼”的冷水鱼类,也在水面漾起特有的水纹。

第五节

栾二娃可不是一般的人,他是小坝镇水性最好的人呢。

小坝镇东头大鲵洞的水量很大,山泉水喷涌而出,在栾二娃门口形成一个长一百米左右的叫做“洛尔沱”的深潭后水流继续流走,形成了美丽的小坝河。栾二娃继承了他爹水性好的特点,是一浪里白条。水清的时候他潜入水中,能抓出一、两斤大的清波鱼或者细鲢鱼。洪水泛滥稍微减退,他能从水里捞出好多几两大的肥硕的“黄辣丁”。无论水性多好,他对娃娃鱼一直没有染指。直到上世纪80年代的某一天。

这一天,镇上来了一辆“野马”车和好几辆吉普车。车上下来几个像官也像商人的人。他们找到了栾二娃。
   时值冬季,娃娃鱼都游到深潭的岩壁石洞里面生息。
   那个年代还没有医保。栾二娃看着简陋的青瓦房,想着咳嗽得越来越严重的需要吃药的爹,经不住这几个出价的诱惑,于是喝了几口苞谷酒,冒着寒冬,潜入其实也不算很冷的水里,捉了两条三、四斤大小的娃娃鱼。

随后,外地到镇上来找栾二娃的越来越多。栾二娃迎娶了漂亮老婆,添置了当地还很罕见的彩电,而且还盖上了两层楼的钢筋水泥房子。

小坝镇的人,看着栾二娃家的变化,看着这曾经穷困潦倒的栾二娃还有闲钱喝酒打牌,终于明白了大鲵是可以吃的可以卖的。捕捞大鲵得来的钱是可以娶媳妇盖楼房的。于是,会水的大人小孩抓紧在河里折腾。不会水的到县城花高薪请人教游泳。没有过几年,眼见得小坝的老街老房子基本被拆掉,变为明晃晃的钢筋水泥楼房。而河里的清波鱼、细鲢鱼逐渐被捕捞得难见踪影。大鲵已经高价难求。口感最好的三斤左右的大鲵已经被炒到一千五百元一斤。

而大灞镇,据说当年也有好几个差不多的人驾车前往。镇上的人听说这些人要伤害大鲵,立即推举了街上最有名望的几位老先生老太婆到镇政府一番交涉。从此,再也没有人试图捕捉大鲵。而《大灞镇保护大鲵资源的乡规民约》更是在老先生老太太们催促下很快出台,保护大鲵协会也正式成立。当地百姓在政府和派出所的支持下成立“大灞护鲵义务巡逻队”,后来还沿河安装红外线夜视探头。

大鲵,因为习俗和观念的不同,在大灞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大灞的青瓦依旧,青石街道依旧。大灞百姓爱着金娃娃般的大鲵也守着清贫,用当地“裹脚肉”“猪儿粑”“老腊肉”款待前来观赏大鲵的各方游客,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
  后来,大灞镇又来了好多辆车和好多外地人拿着仪器在镇上忙活。据说是镇政府请来了专家,来搞啥旅游策划、古镇规划了。 

第六节

咋个捉呢?这栾二娃可有的是办法。

水里的大鲵越来越少,其他鱼儿也被捉干净。小坝本是出庄稼的地方,没有其他产业的支持,小镇的商业是你买我我卖你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日子自然就难受了。虽然他们照样有“裹脚肉” “猪儿粑”“老腊肉”,没有了大鲵的吸引,游客食客没有兴趣到这寂寥地倒影着白晃晃的现代水泥楼房的小镇河边游玩。
   这小坝镇,都快被忘记了。
   大鲵是有灵性的。

按照地质学家的考证,大灞小坝的大小鱼(鲵)洞在川芸山山体中,水流其实是相互沟通的。但大灞镇的大鲵害怕被小坝镇的人捕捉,一般不会通过暗河跑到小坝这面来。这和乌苏里江中俄边界,大马哈鱼不会越过江面中线到野蛮捕捞的中方一侧觅食似乎是一个道理

没有大鲵可以捕捉,这栾二娃还喝酒赌博,以前的积蓄很快输光,还借了高利贷,这日子不好过了。漂亮媳妇可是过不了苦日子的人。面对汹涌的打工潮,丢下儿子走了,从此音讯渺无。

小坝镇空有明晃晃的水泥钢筋房子,留下的是老年人和留守儿童、留守妇女。

栾二娃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外出,日子再苦,还得继续。有一年冬天,他实在受不了无钱的窘困,乘天黑骑着摩托跑了差不多100公里才来到大灞镇的河里,准备偷鱼,却被巡逻队发现。一不小心坠入深潭。为了躲过前后而至的好几波巡逻队,他在水里不敢发出任何声息,熬了大半晚上才敢上岸得以回家。因为水冷伤寒,他从此落下了跛脚的毛病。这日子过得更难了。

这不,他这辈子唯一的骄傲,在省城读重点大学的儿子,发短信来讨要生活费了。

第七节

牛踏窝的深潭里,冷气和树林里的热气在潭口交汇,形成了升腾的雾气。得益于这雾气的滋养,这片树林繁衍得极为茂密。潭口喜湿的植物、苔藓更是终年青绿,生机盎然。西斜的阳光穿过树林透过薄雾,呈现了三维的光柱。而深潭的上空,有彩虹正在慢慢生成。潭口的苔藓和青草上雾气结成的水珠凝结,晶莹剔透地反射着阳光。树林里鸟儿鸣叫应和昆虫的躁动。栾二娃和竺三娃的头顶上,有树叶上凝结的水珠滑落。唯一能够进入深潭的小路非常陡峭。小路上苔藓茂盛,极为湿滑。

深潭里,几条大鲵正晒着难得的太阳。这大灞的阴冷的日子不好过,大鲵越界不敢去大小鲵洞,到这偏僻点安全点的牛踏窝晒太阳了。

这样的深潭,唯一可以进入的路径,只要人贸然进入,大鲵和其他鱼类就会逃之夭夭。

栾二娃摸出一袋中药粉末,倒入竺三娃带来的编织袋中,掏出几个兑好了农药和水的啤酒瓶,对着深潭泉水流入方向的岸壁逐次猛甩,啤酒瓶破碎飞溅的药液甚至直接撒到了还没有反应过来的大鲵身上,一段药液形成的墙在水的入口处形成。
  栾二娃很多年前就下过这深潭捉鱼,知道这深潭的水流方向和深浅。他更知道水流出的那些洞的大小。这么大的大鲵和鱼,是跑不掉的。看见有鱼儿开始翻白,他让竺三娃赶紧下潭。

大鲵价格很高,但是必须是活的。眼见得大鲵和其他鱼儿漂浮起来,再不下水把翻白的鱼儿捕捞,放到到入水口喂服浸泡了当地名叫“鱼还魂”的草药兑成的水,鱼儿就会死光光。栾二娃腿脚不便,竺三娃带上装有草药的编织袋,慌忙拉着自己事前准备的绳索,沿着岩壁快速下滑。那知道他把绳子拴在了一棵有点枯朽的树上。随着“咔嚓”的断裂声响,竺三娃“噗通”一声,闷闷地摔落到深潭底露出的泥地上。

栾二娃惊恐地看着竺三娃自由落体,看着深潭里血流慢慢渗出一息尚存的竺三娃,他无奈地掏出手机向乡邻们求救。还没有等到救护车到达,满身是泥和血水的竺三娃就咽气了。

第八节

小鲵洞竺三娃家热闹了。
   栾二娃垂丧着脑袋,不时接受着前来吊唁的人们的询问。
  这些年雨水没见减少,山上的植被也在恢复。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从三娃家背后岩壁上流出的泉水越来越细。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小坝的天气持续晴好,有点干旱,流出的山泉水恐怕只有圆珠笔芯那么细。晚饭一过,这水缸已经差不多见底了。
  打理完晚饭后,村里帮忙的人在三娃家晒坝边垒起灶头,连夜借来潜水泵和几个大塑料桶,从小鲵洞的溪沟里抽水准备第二天接待更多前来吊唁的亲朋和宾客。

而大鲵洞的牛德福,居然来到好几公里远的竺三娃家,坐在门口的石级上焦急地呜呜…….吽吽地乱叫。大家也不知道他叫什么。

栾二娃无比烦躁。“你叫,你叫个锤子!人都死来摆起了你还在叫”。

第九节

小坝和大灞,都迎来了大量的车辆,还迎来了当地难得见到的大领导。只是来的车辆明显不同!

上午十点一过,两个地方都燃起了鞭炮,只是燃放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按照当地的风俗,前来竺三娃家吊唁帮忙的人都在他家吃饭。这早餐一过没有多久,有人呕吐有人晕倒,场面极为混乱。    

原来,早餐用的是小鲵洞抽上来的水煮饭,而用到的这桶水,正好是在山体中蜿蜒流淌姗姗迟来的毒水。

得到有人食物中毒的报告,当地村干部反马上拨打了120。并向上级汇报和组织当地医生抢救。上午十点,几个喜欢喝汤中毒很深的乡邻,还没有等到救护车到来,不幸身亡了。

鞭炮响起,同时传来了悲呛无比的哭声。

第十节

同一时刻,大灞镇的鞭炮声响起。久违的阳光正穿过云层撒向川芸山另一侧的大灞镇。

镇政府门口的小广场临时搭起的华丽舞台上高悬的线阵扬声器传来喜悦的声音:中国大灞卡斯特水乡古镇、中国大灞大鲵特别保护区、中国大灞大鲵五星级风景名胜区通过国务院相关部委组织的专家组的验收和严格的评定,今天正式挂牌正式营业了!……

大灞古镇街头人头攒动。当地政府在远离大坝两公里的地方设置临时停车场接待蜂拥而至的游客。交警对来往的的车辆进行交通管理。古镇经营“大灞猪儿粑”“大灞裹脚肉”“大灞老腊肉”“大灞石磨黑豆花”的餐馆和店铺人满为患。靠近大灞河的餐饮店铺更是将“长桌宴”摆到了临河的长廊里。而大灞河里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大鲵,毫不羞涩毫不害怕地在那些差不多一米长的鲵王的带领下在水里嬉戏,有的大鲵爬到石头上慵懒地晒太阳。它们用悠闲的姿态,接受着游客的指点。

修整一新的大灞镇老房子的主人们,脸上堆着满意的笑,腰着白色的围腰,正不停地吆喝张罗和收钱呢。

第十一节

“爸,生活费几时可以打过来呢?”,栾二娃手机上弹出了这样一条信息。(未完待续)

  1. 上一条:没有了
  2. 下一条:兴文烧烤好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