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yblywhw@126.com    QQ:2680826841    广告合作热线:17760503325
文旅论丛LOCAL CULTURE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地方文化

揭秘秦代遗留的珍贵史迹——五尺道

来源:《唐君毅故园文化》第15期(2012年12月)作者:丁天锡发布时间:2018-08-24阅读次数:分享本文:

宜宾素有滇黔枢纽之称,盖因川滇古道和川黔古道均起自今之宜宾的缘故。关于川黔古道,即《汉书》所说“自僰道(治今宜宾)指牂牁江”(今贵州北盘江上游)的汉南夷道,拙文于后简述。至于川滇古道,亦即秦五尺道,因系珍贵的秦代史迹遗留,特试对其一些鲜为人知的隐秘问题,揭示如下:

一、何谓五尺道

《史记·西南夷列传》载:秦时,常略通五尺道,诸此国颇置吏焉。”可知这五尺道是秦始皇为了派遣官吏以开发、经营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诸部落而修筑的。之所以称“五尺道”,史载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曾下令修筑由首都咸阳通往全国各地宽达50步的“驰道”。而西南边疆,因山崖险阻,乃改修仅宽五尺(约合今三市尺)。史家为了有别于驰道,故称之曰五尺道。宽窄虽有不同,其通连首都咸阳,便于中央经营、管理各地的政治目的则一。

二、五尺道具体在何处

查,东晋《华阳国志》说:“牂牁(在今贵州境)……通五尺道”;唐《元和郡县志》说:“戎州(治今宜宾)……通五尺道;同书又说:“嶲州(治今西昌)……通五尺道”;唐魏王李泰《括地志》说:“五尺道在郎州”(秦名味县,汉名建宁,唐名郎州,今名曲靖)。由此可知,“五尺道”并非某条道路的专有名称。可是现驰道遗迹无存,牂牁、嶲州的五尺道路线已不可考,学者们认为,既然戎州、郎州均有五尺道,把它们连接起来,就是秦时由今之四川宜宾市入云南盐津,经大关县的豆沙关(隋唐时名石门关),南下昭通至曲靖有一段五尺道。以今地望观之,没有这条五尺道,则秦始皇不能入滇置吏以经营“西南夷”地区。而且只能是这条路线,无法选择其他,其他则绕道甚远。文献记述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信。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教授《中国历史地图集》,在“秦时期全国地图”上,就是把这条唯一的五尺道标注在这个位置。今之云南豆沙关、滩头等处,还有古道,可证。

三、这条五尺道是否留存到今天

五尺道是秦修筑的,后来历届朝代,皆沿此道路以入云南。可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武)帝……使县令南通僰道,费功无成,唐蒙南入斩之,乃凿山开阁(修栈道)以通南中,迄于建宁……其斩凿之迹犹存。似乎唐蒙另修了一条由僰道迄于建宁的道路。故有人称之为唐蒙道。可是唐蒙修路一事,《史》、《汉》未载,且所引僰道史料,实源于《华阳国志》所记:“武帝初,欲通南中……建元中,僰道令通之条,该条所说“欲通南中”时间及真正“通之”时间,与《汉书》说的,武帝欲修“自僰道指牂牁江(南中地)时间及真正“发巴蜀卒治南夷道”时间两相牴牾,因此,《水经注》所根据的史料有误。所说唐蒙修的“迄于建宁”的道路,可能出于郦道元知道今豆沙关(隋唐石门关)崖壁上修栈道的“斩凿之迹犹存”而产生的推测。其实这栈道应是修五尺道时所凿,否则这五尺道如何能够无阻的通行。故所谓的“唐蒙道”,就是秦修的五尺道。当然不排除汉时进行了培修。

至于史称的隋唐石门道,唐樊绰《蛮书》记云:“自戎州(治今宜宾市)十日程至石门(计算有出入)……第九程至鲁望,旧曲靖之地也……。石门在何处,同条记云:“石门东崖石壁,直上万仞,下临朱提江流(即横江河)……西崖亦是石壁,傍崖亦有阁路(栈道)。以今地望观之,无疑是今云南豆沙关,因隋唐于此地置石门关,这是名“石门道”的由来。由于起迄地点均与五尺道相同,又经过有阁道之处,应即是秦修的五尺道。可是《蛮书》却说:“石门上有刊记云:‘开皇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兼法曹黄荣领始,益二州石匠……造偏梁桥阁,通越析州、津州’”。好像重新修的石门道。但迄今查遍石门崖壁,未闻也未见有此题刻,越析州也未在这条路上。如果真的开皇时才在这条路上“造偏梁桥阁”,那末秦时五尺道上怎能容许人马通行?且《正史》上未见隋唐修石门道的记载。故所谓隋唐石门道,不是隋唐重新修筑,而是秦修的五尺道,而这五尺道一直保存至今。

四、五尺道在今宜宾市境内是哪条路线

前已言明,五尺道的路线是起自今之宜宾市,入云南盐津,再转曲靖。但起至宜宾后,有两条路线:一是渡金沙江,由南岸坝经高县、筠连至盐津;一是沿金沙江上行,至安边镇转入横江河谷,经横江镇入盐津。因此,未抵盐津前,这五尺道应是哪一条路线,值得探讨:

(一)从谁捷近些进行探讨

计算实际里程:经横江镇那条路线,由宜宾市沿金沙江而上至安边镇100里,至横江镇50里,至云南的滩头120里,至普耳50里,至盐津50里,共370里(均以华里计,下同);经高县、筠连那条路线,由宜宾市至双河场60里,至来复30里,至黄沙30里,至符江30里,至高县旧县城20里,至筠连100里,至盐津200里,共470里,两条路线相比较,经横江镇那条捷近100华里。凡使节往来,商旅通行,或行军作战,时间就是胜利,就是金钱,甚至是生命,且路远则修路工程浩繁,故五尺道似经过今横江镇。

(二)从道路险阻情况进行探讨

两条路线均险,但经高县、筠连路线既险且阻。盖原高县城与原庆符县城之间,有一座由川入滇必经之处石门山,山势险峻,巨石垒砌而下,直抵南广河心,宛如一座石墙,横阻南北。临河处,凿有门穴以通人行。旧《高县志》载其“屹峙如门,狭窄湾曲,行人下马俯身单骑而过”。此名“石门”、“石门子”由来。旧《庆符县志》也记:“石门山……山石峨丛,有石穴可通人行,不能容车舆。清康熙间,高县知县石如金炸开石穴,始成坦途。”因此,未炸开以前的如此石穴,怎能容许显贵、使节们官盖往来?怎能容许兵马、辎重奔驰载运而过?恐怕驼运、马帮也难畅行!因此,五尺道似不可能选择此路线。

(三)从东晋时的驿道进行探讨

《华阳国志》载,东晋时僰道至朱提(今云南昭通)的驿道云:“僰道至朱提有水、步、道……步道有三津(渡口),亦艰阻”。按照后人修路,一般在前人道路基础上进行的惯例,故查清这“三津”在那两条路线中哪一条,似可推断五尺道的路线。从今宜宾市沿金沙江岸上行,至安边镇渡金沙江为第一津;经横江镇入云南盐津后,渡横江河为第二津;再渡横江河支流洒鱼河为第三津。“三津”清楚。如果走经高县、筠连那条路线,则要渡金沙江、筠连河、横江河、洒鱼河等4个渡口。如果沿南广河谷而上,还要渡南广河。这就不只“三津”了,因此,从晋时经“三津”的驿道,似可推断五尺道也是经过“三津”的,即是经横江那条路线。

(四)从元代驿站路线进行探讨

元《经世大典》所记元代驿站路线中,明确有自叙州站经横江站入云南蒲二(普耳)站、盐井(盐津)站至乌蒙(昭通)站。从元代的驿站路线,似可推断五尺道也是选择此路线。

(五)明代于横江镇设巡检司,巡检司者,专设在交通要道,作盘诘私商及流窜奸人之机构也。清代,这条路上有“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民谚。这些说明了五尺道一直的繁华情况。经高县、筠连那条路,就无此设置和繁华。

(六)从辛亥革命后,滇军来川往返的路线进行探讨

据《宜宾文史资料》载的滇军来川:有1911年11月,云南谢汝冀梯团来宜的所谓“援川”(实际是掠占);讨袁护国之役的云南刘云峰梯团进攻驻宜宾的北洋军;以及1920年川、滇、黔军阀混战等,滇军来去路线是昭通—盐津—横江—宜宾。是否五尺道也经过横江。

(七)从历史文化遗存脉络进行探讨

近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的屏山县楼东乡,发掘的受到国家文物局重视的石柱地一万多平方米遗址中,发现新石器时期及商周、战国、秦汉、明清时期的遗址很多,计有房址、墓葬、灰沟、灰坑、道路等800多处(座),出土石器、青铜器、陶器、瓷器等2000多件,标本上万件。这不平凡的发现,说明这一带自古就是人口较多,社会经济、文化较发达之区。而且遗址隔金沙江斜对岸就是横江河入金沙江之口,沿横江河谷而上,1973年,修水富到盐津的公路,在水富县的安富区剪刀湾,楼坝乡的黄沙坡及张家咀等处发掘出土许多东汉崖墓。2001年,又在横江镇的横江中学校园内发现两座汉崖墓。再上至盐津,又有汉崖墓发现。昭通境内,出土汉代文物更多。把上述文化遗存与宜宾市城周众多的汉墓联系起来,可以看出秦汉时汉人南迁及其文化传播脉络,是至今宜宾市后,沿金沙江河谷而上,至楼东乡一带,再分支沿横江河谷而上至昭通,可证五尺道经过横江镇。

再看经高县、筠这条路线,宜宾市金沙江对岸的南广镇境内的确有东汉崖墓,沿南广河谷而上至高县文江乡黄泥坳也出土过西汉半两钱石范母,可是从高县到筠连县一百华里路线周围,甚至整个筠连县境,经过解放后多次文物普查,迄今尚未发现过东汉以前人类活动的文化遗存。而那些文化遗存,在高县黄泥坳发现后,却沿南广河而上了,在珙县的孝儿乡街村、沐滩乡裤裆邱、合作乡猫儿沟等处,约于1989年前几年都发现过西汉墓,并出土铜鼎、铜斧、铜弋和蝉形带钩等等随葬品。可是这些文化遗存,只能说与云南威信、镇雄境内的东汉崖墓群相接,证明汉武帝修筑的“自僰道指牂牁江的南夷道所经的路线。而筠连境内未出土汉代文物,是否说明了五尺道未经过这里,所以未输入中原汉文化。

当然,筠连到盐津,也发现有古道遗址,但只能说是高县和筠连人们通往云南的古道,无法说明是五尺道遗址。

总上所述,五尺道经过今横江镇的理由似充足些。

五、五尺道有何珍贵之处,它在历史上有何作用

驰道是秦始皇创筑的全国巨大工程,而五尺道乃驰道的一部份,可是岁月沧桑,这一巨大工程,全国可考者,仅存今宜宾到云南曲靖这一段五尺道了!秦时史迹能遗存至今者,实不多见,此为其珍贵之处。还有珍贵之处就是在历史上发挥了川滇之间的交通作用,今择要例举如下:

(一)秦朝时期:五尺道的修筑,不但秦始皇随着派遣官吏,对“西南夷”地区少数民族部落进行直接统治,而且便利了内地与西南边疆的商贾往来。即使后来西汉王朝忙于开国事务而无暇顾及,但“巴蜀民(仍)窃出商贾,取其笮马、僰僮、旄牛,以此巴蜀殷富”(《史记·西南夷列传》语)。看来五尺道对秦王朝开发、经营“西南夷”,为建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巴蜀经济、文化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二)汉朝时期:由于五尺道的通行,武帝得以“汉使通滇”,于元狩六年(前122年),派王于然等入滇了解情况。元封二年(前109年),“发巴蜀卒”沿此道进军,在滇池东部置益州郡,郡县制的建立,带进了封建生产关系,带进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逐步改变了部落林立的奴隶制生产关系,推动了“西南夷”地区的社会和生产发展。特别是汉文字的输入,使其文化水平飞速提高。而“西南夷”地区的文化、艺术,如杂技、幻术等也沿五尺道输入内地,宜宾市境不少汉崖墓发现“弄丸”、“抛刀”、钻圈倒立等杂技表演石刻,南广镇东汉崖墓出土铭刻有朱提(昭通)制双鱼铜洗和铭刻螂(云南巧家)制“双鹭铜洗”。五尺道为推动“西南夷”地区社会发展,建设一个统一、和谐、欣欣向荣的祖国大家庭作出贡献。

(三)隋唐时期:史家称这时的五尺道名“石门道”,因道经的豆沙关隋唐时名“石门关”的缘故。五尺道仍是隋唐王朝经营西南边疆的重要通道,如南诏崛起后,因受吐蕃的欺压而不满,遂遣使由这条道路出戎州,到成都会见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表示决心归唐。唐德宗贞元十年(793年)正月,韦皋派巡官崔佐时仍由这条路入云南,与南诏异牟寻会盟于点仓山(今大理附近)。同年9月,韦皋又派监察御史马益,沿此道前去开通被鲜于仲通征南诏而兵败回师封闭了的石门,作好前往册封南诏准备。接着德宗封赠袁滋为“册封南诏使”,与众多官员从戎州经石门关赴云南册封南诏,颁发“贞元册封南诏印”。反回时,袁滋题刻册封纪事于石门关崖壁,至今犹存,该题刻现已颁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题刻文曰:

大唐贞元十年九月二十日,云南宣慰史、内给事俱文珍,判官刘幽岩,小使吐突承璀,持节册南诏使袁滋,副使成都少尹庞欣,判官、监察御史崔佐时,奉恩命赴云南册异牟寻为南诏。其时节度使、尚书、右仆射、成都尹兼御史大夫韦皋差监察御史马益,统行营兵马,开路置驿,故刊石记之。袁滋颢。

这一石刻纪事,见证了唐王朝册封南诏史实;见证了五尺道为唐王经营西南边疆取得胜利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四)明清时期:此期间,云南的土特产如药材、土漆、兽皮、白蜡等等不断沿这条五尺道运来宜宾,再转各地,宜宾走马街的云南会馆和栈房街货栈就是见证。

(五)西南丝绸之路:有学者认为,五尺道由今云南曲靖延伸至昆明,再转永昌而出国门,是为“西南丝绸之路”。如是,则五尺道对于沟通东南亚文明联系也有关系。而宜宾市因是西南丝绸之路起点,足引以为自豪。

六、略述川黔古道—南夷道

《史记》、《汉书》均载,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采纳唐蒙建议,先修一条“自僰道指牂牁江”(贵州北盘江上游)的道路,然后自牂牁江浮舟而下以攻南粤。这条道路,据《汉书·武帝纪》记述,于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发巴蜀卒治南夷道”,此为实际动工时间,也是名为“南夷道”的来由。此路因工程浩大,“民多愁怨”而一度停止修筑。但后来是修成了,其时间史无明载。至于此路的路线,前已略及,沿路有汉代文化遗留可证,即自今宜宾沿南广河谷而上,经原高县城、珙县的孝儿、沐滩、合作、洛表等乡镇,越芒珙山入云南的威信、镇雄,贵州的威宁、六盘水市以达北盘江上游。这条道路,对汉王朝经营、治理犍为、南广、牂牁等郡县起了很大作用。而这条道路因到达南粤(今广州)后可通至海外,有学者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如是,则沟通南亚文明联系也有关系。宜宾因位于其起点,又足以自豪。

七、综述

驰道是秦始皇在全国各地创建的一巨大工程,由于西南边疆地区山崖险阻,遂改为道宽五尺,此为名“五尺道”的缘由。现驰道已不可考,五尺道可考者,仅今四川宜宾市到云南曲靖这段道路了。这段五尺道,曾有汉“唐蒙道”、隋唐“石门道”之称,但不是重修而名,故五尺道这唯一的秦代史迹,能存留至今,实属珍贵。这段珍贵的五尺道,还对历代王朝沟通内地与西南边疆经济文化交流,建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了很大作用。当然,南夷道对汉王朝经营、治理犍为、南广、牂牁诸郡县也有贡献。在这些交往活动中,而今之宜宾市,成了滇黔枢纽,两条丝绸之路起点,内地与西南边疆交往的桥梁而日益繁荣。因之,能早在秦时建置了县级政权僰道,为四川最早建置的县之一,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搏得了“川南重镇”、“西南半壁”、大西南结合部的美誉,不是偶然的。

八、附带说明

(一)前已言及,《华阳国志》:“武帝初欲通南中……”条似有传抄篡改之误,因该条所说武帝“欲通南中”时间,真正“通之”时间及“司马相如讽喻之”时间,均与《史记》、《汉书》所记时间牴牾,使用时应慎重。还有该条“令蜀通僰、青衣道”一语,把政权建置的“僰道”说是道路,混淆了道路之“道”与政权建置之“道”,实不应当,查遍正史,未见将“僰道”说是道路者。如果说僰道是道路,试问四川哪条道路有史可证的名“僰道”?所谓李冰烧崖,修了一条僰道。但细读《华阳国志》:“僰道……亦有神作大滩江中,其岩崭峻不可破,(冰)乃积薪烧之。这是烧破江中岩石,凿平大滩,不是修路。至于史称李冰通僰’”,不知出自何史?

(二)云南豆沙关,隋唐置石门关,这才是石门道命名的由来。高县石门山、石门子。因“不能容车舆”,只能作石门道不能经此的反证。隋史万岁《征南宁夷过石门关》诗中的“石城门峻谁开辟”句中,称的“石门”或“石城”,既不是高县的石门子、石门山,也非云南大关县的石门关,更非宜宾县横江镇附近的石城山,因从《隋史·史万岁传》得知,史万岁征南宁夷走的是清溪关道,清溪关道的荣经附近也有石门关,诗题中的“石门关”应指此。

(三)有问,李永和、兰朝鼎自云南昭通牛皮寨起义,为何不走经过横江那条五尺道,而走经筠连、高县那条路?笔者认为,李、兰的口号是“打富济贫”,为了杀贪官,开仓充军需而选择的进军路线。但到了原庆符县城后,知道由南岸坝渡口强渡金沙江不易,乃改为绕道横江镇,在安边镇渡口渡金沙江以攻宜宾西门。终因耽误了战机,宜宾城有备而攻不下,成为教训。纵观历史,凡由云南进军宜宾者,莫不走经横江的五尺道。

(四)五尺道上宜宾段,特别是横江镇的文物古迹和“龙战玄黄”事迹甚多,例举要者:1、1255年,元(蒙)行军总管兀良合台由乌蒙(昭通)进军叙州,宋都统张实拒之于清平洞马湖江(今金沙江),克之;2、石城山二横崖上的《岩山先生(姓名待考)平蛮碑》,纪录了明正德年间征讨山上都掌蛮事;3、1862年底1863年初,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与清军决战于横江镇,死兵士4万、将士50员,元气大伤而覆灭于云南;4、辛亥革命前夕,云南大关人赵端约集川滇革命志士三、四千人于横江,成立“川南革命军”,端任都督,挥师北上与清军血战于犍为县幺姑沱;5、1919年,云南护国军刘云峰梯团与袁世凯北洋军激战于横江,北洋军败绩;6、民国初,欧风东渐,横江镇上修建了中西合璧的朱家大院和肖家洋楼,这种新式建筑,开宜宾全县之先河;7、原回龙乡的两座曾家古寨,其恢宏气派,与“夕家山古民居”比较,恐过之而无不及,急待培修。以上仅抛砖引玉,尚待识者发掘、整理。

 (作者系宜宾市文广局离休干部、原《宜宾史志》主编、副编审、宜宾唐君毅研究会会员)

 

 

相关推荐THE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