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yblywhw@126.com    QQ:2680826841    广告合作热线:17760503325
旅游文学TOURIST MAP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旅游叙州

天宫山下蕨溪情一(专辑)

来源:宜宾县乡村旅游协会作者:吴正和 吴正平 薛国华等发布时间:2017-07-23阅读次数:分享本文:

 

母校宜三中

吴正平

                  

  (一)     

宜三中,是我和许多学友的母校。

宜三中在一个半岛上,一面是清冽甘甜的花潭溪,一面是碧波荡漾的岷江内河。两水交汇处便是三中的亲水码头。码头用条石堆砌而成,有几十步石梯一直伸到水边。学校的教学用品和生话物资大多用敞蓬船运到这里,再起运上岸送到仓库。码头上面有一对高大的石狮子,据说是用来镇吓水怪的。石狮旁边有一个古朴的亭子,还有两株巨大的黄桷树。每当开春后,黄桷树便发出新芽,我们叫做“黄桷泡”,有时我们伙起爬上树去摘来吃,又酸又甜,算得上不用花钱去买的零食美味。

花谭溪这面,有个渡船口,与三中校门正对。赶集的人和三中师生,都靠扯扯渡来往。学校的大门虽然简陋,两侧矮墙,一块吊牌,但“宜宾县第三初级中学校”的字样,向社会宣示着,这里是文明机构,不可以随便出入,更不得有任何侵扰行为。过往的行人只要学校一看,那么庄严肃穆,也不敢随便进出,住校们学生也不敢偷出校门,那是违纪,都会自觉守纪。

埸镇那边河岸较陡,学校这边河岸较为平缓,河岸上栽了好几排竹子,还有麻柳树。茂密的竹林成了学校的天然屏障,故而学校没有围墙。竹林后面是一个大操场,里面有三个篮球场,还有沙坑,吊梯,单杠,双杠,爬杆等体育设施。操场左侧是很大一块菜地,按季节栽种着萝卜,青菜,莲花白等大宗蔬菜。操場右侧是学校的花园,有水池,假山,铺着五颜六色小石子的小径,还有玫瑰,月季,梅花,桂花,茶花,水仙等各种花卉。花园里有一种树,叫抠痒树,只要用指甲在树干上轻轻地抠几下,便会看见它的枝叶在微微摆动。好多同学都去试过,很有意思,原来树木也有灵性,况乎长着大脑的人类。

学校的教室是单层的小青瓦平房。前面五间,背面五间,一共十间教室,教室地基比操场高出几十步台阶,因此没有湿气。我们读书时初六四级有二个班,六五级三个班,六六级四个班。学生来自蕨溪,泥溪,商州,高场几个区,学友们无论来自何处,均能团结互助,和睦相处。

教室屋檐下方有十个醒目的大字:从小听党话,长大跟党走。正是这十个大字,作为三中的教育灵魂,作为学生的人生目标,指引着学生们一生的航向。

   

(二)

 

教室的背后是一个小山坡,是一座中间有过道的平房。那是校长,党支部,教务处,总务处,教研室等办公的地方,一般情况下学生是不会去的,如果被叫到教导处,大多是犯了错被叫去受挨训的。

办公楼同教学楼由石梯相连,石梯两旁裁有竹之娇子金竹楠。这种竹子竹节匀称,枝叶挺秀,全身金黄,在阳光照耀下愈见金光灿烂。

办公楼两端还有几株枝繁叶茂高大挺拔的楨楠树,就象这里的守护神,为办公楼平添了许多庄重肃穆的气氛。

办公楼左旁有几间小平房,是放体育器材和劳动工具的库房。库房对面有一座假山,假山旁边有一口大铁钟,学生的作息时间就是由康司令指揮这大钟发出来的。

再向左走有两条小路,上面是男生院,下面是女生院。三叉路以后便是禁区,男女生院是不允许互相串门的,这是校规,必须遵守。那时,无论男女生之间再有好感,也不敢越雷池一步。

办公楼右边坎下是学校的大礼堂兼饭堂。大礼堂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修起来的。由于资金不足,学校便发动师生们隔河渡水地到永乐坝挑砖背瓦。大家象搞竞赛一样,以多挑多背为荣,没有人说过怕苦怕累的怪话,

大礼堂有一个将近一人高的舞台,每逢节日,师生们总要在这里载歌载舞,庆祝佳节,开心快乐,也使许多怯于登台的同学,在这里练了敢于上台表演文艺节目的胆量,为以后从事各项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有的同学圆了文艺表演之梦。

大礼堂左边便是学生食堂和教师食堂,以及学生们洗澡的澡堂和用热水的大瓮灶。每当晚饭后,要洗脸,洗澡的同学们便拎着桶,排着队,工友师傅便用瓜档子一人一瓢倒至桶内,任由各人去洗涮。

办公楼后面坎下,岷江内河陡坎上是一排木结构的吊脚楼,那是教师宿舍,有好几十间,每间大约十平米左右,靠河那面有一个大窗子,两扇小窗门,从这里可以眺望岷江的万倾波涛中往来的舟船和宣化坝,麻柳湾,永乐坝农家的劳作和袅袅炊烟。

我们的学校,简朴,自然,竹木葱茏,鸟语花香,教师敬业负责,毫无功利主义色彩,学生刻苦勤奋,没有娇柔造作的不良习气。全校风清气正,严肃和谐,是蕨溪的一片圣洁之土,育人之地。也是蕨溪人民的荣誉和骄傲。

 

(三)

 

我所在的班是初六四级(二班),邹昭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邹昭老师是一位极负责任,痛爱学生,渴望学生个个优秀,人人成才的好老师,而且是一位有文艺才干,高大帅气的美男子。

邹昭老师既是我们的班主任,又是政治课教师。其他科目的老师大约记得,数学、郭位荣,化学、曾湘祿,语文、吴永成,历史、程修文,体育、柴天生。还有代过课的王羽云老师,校医兼图书管理室陈老师。正是这些为人师表的老师,不但教会我们许多知识,更教会我们要做党的好孩子。

我们班大约有五十名学生,女学占三分之一左右,几乎每期都要调整座位,尽量让男生挨着女生,免得男生之间会顽皮影响学习,兼有智力互补,互相帮助之意。

对科任老师印象最深的是数学老师郭位荣,瘦高的个子,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上课时板书流畅。每当要画圆时,不用圆规那教具,只用三个指头捏住粉笔,微微侧身,右手一抬,只见空中弧线一闪,黑板上立马出现一个大大的圆,同学们睁大眼睛,十分佩服。偶尔有时画扁了,同学们便天真地笑,他便讲,这象沙漠中的驼鸟蛋,要是煎来吃,全班都吃不完。同学们立刻长了精神。郭老师便说,没关系,重来!于是同学们在他的诱导下认真听讲。郭老师从不拖堂,当堂布置作业,当堂辅导,大部分同学的作业都能当堂完成。

还有曾湘祿老师,每当老师好!同学们好!坐下以后,曾老师便说,上节课我们讲了化学元素周期表,请那位同学站起来唱一遍。曾老师是一位从事化学教课二十几年,经验十分丰富的老师,她将化学元素周期表编成歌教我们唱,所以好听好记,久久不忘。

同学们,刚才的同学唱得很好!大家都记住了吧。现在请打开书本第38页,第六排,化合反应。

曾老师边写边讲,几乎从不翻书和讲义。看着那发黄的教科书和厚厚的讲义,就知曾老师已经把教程思考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全副心身投入到教学上了。

再就是柴天生老师,中等身体,英姿勃勃,一走进课堂,就显出他那体育院校高材生的不凡。我叫柴天生,他在黑板上书写了三个漂亮的楷体大字。从今天起我们就互相认识了,我们要共同完成体育教学课程,体育就是锻练好身体,增强体质。我们要掌握好技巧技能,争创优秀的体育成绩,为学校争光,为祖国争光。

 

(四)

 

语文老师王羽云,偶尔因吴永成老师生病,前来代课。记得讲的是陈涉世家其中的一段,大泽乡起义。

王老师白净脸庞,温文尔雅,儒学风度。上课先给我们讲了陈胜吴广两百多苦力民工的故事,因连日暴雨,河水暴涨,延误了报到的日期,按秦朝当时的法律,即便赶到工地,也是死罪。这是陈胜吴广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遂杀了带队的长官,走上了反抗暴秦的道路。最后暴秦在广大起义者武装斗争的席卷下灭亡了。

然后将课文分段朗读,将古文词句一一讲解,在板书时,对某个词句来一个漂亮流畅的双勾书写。这堂课,我对王老师的学识真是佩服至极。

校医陈老师,年轻漂亮,对人和霭亲切,无论谁感冒生病了,她总是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你配好药,倒上一杯温开水,守着你吃下去,然后交待请楚注意事项。倘若有人发生擦伤碰伤,她会很快为你消毒,上药,包扎。若是有学校解决不了的问题,她会马上告诉校长,并将生病的学生迅速送到镇上的医院去,保证学生得到及时的医治。

学校的校工师傅,很是了不起,几百人的生话,几百人的用水,当时没有抽水设备,要靠人力一趟趟地到岷江内河去挑,而挑水的路又是那样陡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是多么艰苦的劳动。

那是我们都是住校,衣服得自己洗,用肥皂刷洗后再拿到内河去清洗,那条挑水的小路很是熟悉,上上下下,务必小心留神,稍不注意,便会摔倒,甚至滚到河里去,不会游泳的女生,则宁肯绕路到校门口的花潭溪,不敢在这里冒险。所以大家对工友师傅心中都十分尊敬。       

 

(五)

 

初六四级(二)班,有几个尖子生,月波的陈文清、刘昌前,马场的吴帮寿,里场的陈友明,蕨溪的吴正平。这五人不但在学习上始终保持着前五名的势头,平均成绩在95分以上,每人都有自己的特长。

陈文清写得一手颜体楷书,吴帮寿是一手行楷,陈友明则是一手自创的行书。刘昌前爱好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短跑均是强项。吴正平吹得来点笛子、口琴,骑得来自行车,也酷爰体育运动。

班上的女生,有几个唱得好的,其中最好的数龚一芬。龚一芬高挑的身材,人也漂亮,偏爱音乐和语文。背课文最得行,而且一字不差。一般的课文,她只要半个早自习便会。有时高兴了,在自习时间也要哼几句。她独唱的“马儿呵,你慢些走”,“姑娘生来爱唱歌”,唱红了校园,也为班级争取了荣誉。

仿佛是六三年国庆,邹昭老师导演了一幕话剧,《金银滩》,主要情节是一个知识青年自愿到广阔天地的金滩去扎根,刚下乡,什么也不会,被金花银花用草绳戏弄,见到一圈草绳都以为是蛇,吓得不敢走路。这位知青在农村吃苦耐劳表现为大家认同,金花银花两姐妹同时喜欢上了这位青年。这位青年也喜欢上了农村,对金花银花也有好感,最后的唱词是,“美丽的姑娘见过千千万,只有你最可爱”。

初六四(一)的班主任是吴高荣老师,同邹昭老师一样,都是爱学生,重培养人才的好老师,他们班的舞蹈表演也很有水平,值得学习。

校园里还办了几次书画展览观摩学习,其中陈文清的大字,王建贵的书法,陈希淼的字画,可算是技压群芳,一致认为是高水平的杰作。可惜那时我连钢毛字都写不好,更何况毛笔字。尤其是建贵学弟那毛笔字,若非刻苦练习,若无名师指点,要达到那种境界,几乎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心中便有了学习的目标,告诫自己字不可写得太差,否则会害人误己。

每临期末考试,女生在教室里看书,男生便三三两聚集在柳树下,去触摸那伸手可及的柳枝,看那蝶舞,要是在夏天,便细听那蝉鸣,先吹上一阵牛,再各自看书,神游书本的趣境。

男生的好动,恰恰是智力休闲的必要方式,相对女生的好静而言,是与生俱来的天性和优势。女生记忆力特强,男生理解力更甚。男女生的差别大抵如此,最终成绩的差异,就看谁发揮得更好。

 

(六)

 

在体育方面,柴天生老师为培养三中学生,响应国家“劳动卫国制”的号召,在学校推广“少年劳动国卫制”标准,只要达到单杠,负重下蹲,短跑,跳高,跳远,爬杆的六项规定标准,便可以获得“少年劳卫制”证书一张,证章一枚,我记得全校只有三四人达标,我很幸运是其中之一。

柴天生老师的各项体育运动都是出类拔萃的,不但田径,球类,游泳很出色,还培养了大批乒乓球,田径方面很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如欧仕明,杨明权等曾参加过市县级的比赛,并取得了好成绩。

柴天生老师还会体育拳技,曾经专门教我和另一同学练习青年拳,那时我们哪有这样的基础,连想都不敢想。但柴老师叫我们一早一晚地练,一招一式地教,后来不知什么节日,安排在蕨溪大礼堂表演。后来蕨溪人的评价是,三中娃儿不简单,还会打拳。柴老师创新体育,为学校,为学生赢得了声誉。至今柴老师英姿勃发的形象仍在我的脑海迴旋。

胡洪英老师也为三中作出了贡献。记得是她在学校选了八个学生,每人手持一把竹剑,在蕨溪舞台上表演剑舞,郭沬若先生所作《滿江红》,将校园文艺奉献给蕨溪的父老乡亲,也是赞誉滿滿,令人难忘。

三中的学子学习生活虽然艰苦,但那时还没有人叫苦。反倒是多彩而充实的,几乎每学期都要举行文娱会演,每个班出2个节目,就是一台丰盛的文艺大餐。

六六级的谢泽湖学弟,还在学校大礼堂表演过魔术,空火柴盆变满滿一盒。空口袋里变出几十个鸡蛋。更精彩的是在两个盛滿水的土碗上放一双筷子,只见他凝神聚气,手起刀落,将水碗上的竹筷斩为两断,飞出老远,让大家看得目瞪口呆。我对他的神技也很是佩服。

     

(七)

 

校园的生话值得回味。

在宜三中读书时,好多同学几乎都是春夏秋冬只有那一两条裤子。男生全是赤脚行走,只有女生才穿鞋上课,所以无论跑步,打球,男生都是凭的一双铁脚板。

在中坝农场劳动,最热门的是话题是抢糞。每个班都有许多侥勇之士,早早来到厕所旁,先到先舀,后来则等倒。后来的同学眼看坑里的东西快没了,便急傻了眼,干脆地跳进坑里,用双手去捧。于是大家很快就总结了经验,尽量早去。但是去早了也不行,几百人学校的厕所,就是那两个高高的吊脚楼,站在楼上还可以四处看风景。

同学如厕,就是上下课之间那点时间,排队是常有的事。抢糞时,男生那头的厕所可以不管,女生那头就不能不顾。有的班看看坑里快没东西了,不管那头有人无人,一齐跳进坑里去抢,吓得还在方便的女生呜掀掀地叫着跑出来。

去农场劳动必须要坐船,而坐船是最安逸的。由班主任老师带队,每班一船。这群活宝一上船便开始捣蛋,将船左搖右晃,吓得女生哇哇大叫,若班主任是女的,也会吓得够呛。这时搖船的这些家伙便十分得意。

到中坝后,同学们将挑来的优质天然人工肥兑上清水搅匀,再往地里一行行地施肥。这时农村来的同学,仅管也只有十几岁,便一个个显出他们那得心应手的耕作能力,亍上的同学只有靠边一站,甘拜下风了。

休息时,老师便坐在土坎上同大家一起摆龙门陣,不再象课堂上那么严肃。在这宽敞的大课堂上,没有讲台相隔,师生间的距离是这样近,感情是那么融洽,尤如一群伙起吹牛谈天的大人娃儿。

也有不太安分的同学,不专心听讲,到处东逛西逛,回来说有了新发现,兔子窩窝,说花生遭吃了,肯定是兔子干的,怂恿大家去逮野兔,后来竟真的发现了野兔的踪影。这时大家马上亢奋起来,跳跃着去追野兔。这时,连老师也沉不住气了,大声吆喝跟着去了。

几个爱跳的同学却另有一番玩法,他们看着旁边的糞池,互相挑战说,哪个有胆子敢先跳过去?同学王迋贵就自恃有跳远能力,试了几步,率先横着跳过去了。

 

(八)    

                        

不算,不算!才两米多远,要顺着跳才算!大家一齐予以否定。我估摸着糞池顺着有四米多长,两边是斜坡,而且土质松软,弄不好会直接栽进糞池,那就丟人现眼了,还是稳当点好。

同学陈亮清不甘示弱,但也心细,他先在旁边试跳一次,跳出的距离尚有余地,估计很有把握,便回转身来,从稍高的一头,借着微微下坡,来一个小小的助跑,纵身一跃,好!过去了,一片欢呼声。于是昌前,忠杰,建书,我……一群小蚱蜢,顿时兴高彩烈,欢呼雀跃,纷纷一跃而过。

正在这时,一陣欢呼声从不远处传来,逮着了!逮着了!大家不再比赛,一齐朝欢呼处望去,嗨,他们真的逮了一只大灰兔子。原来,他们采用铁桶般的战术,围着兔子攆,最后兔子的四条腿,也没能跑过柴天生老师训练的两条腿。

有一人讲,现在就烧来吃,柴火是现成的;有人讲,送班主任邹昭老师吃,因为班主任最辛苦,特别是寒冬腊月,天天晚上都要来查辅;而邹老师却提议送教工食堂,因为所有的老师都很辛苦。                                   学生也有调皮的时侯,待坝上的甘蔗熟了,利用星期天,带上一把锋利的小刀,伙上三五人,偷偷钻进甘蔗林,把清甜的甘蔗一节一节砍下,装进事先准备好的长大衣兜里,带回学校慢慢品尝。

每逢夏天,同学中有几个耍得好的,也是利用周末的好天气,悄悄溜到外中坝大河边去放滩,去搏击岷江河的碧波巨波,享受那自由快活的童真乐趣。

在大操扬打蓝球,由于没有球网,有时蓝球甩偏了,便穿进竹林滾向花谭溪水里,这时便会有许多同学争先恐后,一窝蜂地跳进河里去捡蓝球。这个时候下水,即使老师知道了,也是见义勇为之举,不算违犯学校禁止下河游泳的校规。

这种行为特别让老师担心,但也不好过多批评。      

 

(九)

 

在我读书的时段,以及先后的几年里,是校长温世春在主持工作。温校长治学严谨,目标高远,宽厚仁慈,管理有方,他任职的这一届恰恰是师生们跨越生活最困难时期,而且要坚持劳动这门必修课的一届。

学生吃不饱,有时要从家里带点苞谷,红苕,土豆之类的到学校,全是由学校免费蒸煮。在这期间,学校的教学工作是那样井然有序,学校的文娱体育活动是那生机勃勃,学校的治安安全让家长十分放心,学校在宜宾教育系统,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是那样可圈可点,令人赞叹。

学校不但重视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而且重视对对犯错学生的教育挽救。学哪怕是已经符合开除的条件的学生,温校长也是竭力保护,决不简单处理,把学生推向社会。

初六六级的杨明权学弟便是例子。每当提及类似的事情,杨明权总是发自内心的说,这得感谢温校长,如果没有温校长力排异议,就没有杨明权的今天。的确,杨明权知恥而后勇,感恩而力行。不久,打乒乓球比赛为学校争了光,后来精通英语成为企业专家级人才,也是为学校增了光。

温校长对学生的关注程度是一般人不可比拟的。每当我们师生见面,温校长一下子便叫得出这个学生名字和班级,你叫刘昌前,你叫吴正平,\六四级(二)班的,你叫冉寅吾,六八级(二)班的,你叫牟长庆,你叫王忠行,你叫李培彦,你叫赵修义,你们几个是一班的,还有杨华娣,你是六三级的。

看看,时隔四十多年,温校长能一一叫出这么多学生的名字,多么不容易。只有时时将学生留在心中,才会有如此非凡的记忆。            

    

(十)

 

后来,文革运动,学校停课,一切变得那么不可思议。温校长,邹昭老师,还有许多老师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作为学子,我们对此深感无比痛心和万般无奈。作为宜三中的学子,我们将永远为恩师祈祷和祝福。故而我们在离开校园后有许多次幸福的相聚相逢,有那么多推心置腹,亲密无间的美好回忆!

宜三中,现在已从当初的简朴扎实,发展壮大成今日颇具规模的蕨溪中学。宜三中那田园式的环境已变成今天宽敞明亮的教学楼群。一批批的学子离开这里,一批批的教师相继而来。

然而,无论这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宜三中 的教学灵魂依然存在,宜三中的优良传统依然存在。

昔日的恩师仅管已离开这辛勤耕耘多少載的追梦之地,虽然他们有的已经辞世,健在的已然白发飘飘,步履蹣跚。但是我们依然牵挂着,思念着恩师。

不论他们是否亲自教过我们,是否表揚鼓动过我们,还是批评教育过我们,恩师永远是恩师。不因时光的流逝而谈忘,不因为山水的相隔而忘怀。

 我们相信,无论天长地久,天涯海角,恩师们也会惦记我们这些莘莘学子。

呵,宜三中,我心中 的丰碑,心中的圣地,心中永远的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