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yblywhw@126.com    QQ:2680826841    广告合作热线:17760503325
文旅论丛LOCAL CULTURE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研究

宜宾县乡村旅游特色化发展研究

来源:作者:雷晓峰发布时间:2018-01-03阅读次数:分享本文:


近年来,伴随着城镇经济规模不断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居民休闲时间逐步增多,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经济逐步成为了广大城郊居民致富增收的主要途径。自2010年开始,以“永兴荷花节”等为主要载体,以观光、采摘、休闲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在县域蓬勃发展,一方面成为县域旅游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促进旅游经济本身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从客观上强化了乡村旅游在加快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拓宽农民创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农村文明程度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索了一条新发展道路。

一、宜宾县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概况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自然和人文资源为感受对象的旅游方式,包括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旅游内容。宜宾县发展乡村旅游有着较强的需求和较好的条件,自本世纪初开始历经自发发展、规模发展和规范发展等阶段,至今已有10多年历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产生了较好的成效。

(一)乡村旅游发展条件较好

宜宾县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紧邻宜宾市主城区,城市居民对业余生活质量和方式有更高的要求,加上乡村资源良好,发展乡村旅游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

1、乡村旅游需求较大。宜宾市是一个城区人口超百万,主城区每平方公里居住人口超过2万的大城市。居民业余闲暇生活选择出城返乡、回归自然的方式已成为主流。旅游部门统计测算表明,2014年宜宾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总数已突破700万人次,这充分反映出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需求巨大,同时也为我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城区人口的增加和老龄化社会的逐步形成,乡村旅游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2、发展乡村旅游条件较优。宜宾县地域三千,人口百万,处于川南丘陵、浅丘地带,县城柏溪距宜宾市区仅10公里,交通便捷,气候温和湿润,降水充沛,四季分明,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态资源丰富多样,森林覆盖率较高,自然条件较好,便于乡村旅游。同时,该县自然和人文资源富集,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众多的历史人文古迹,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3、乡村旅游发展契机良好。该县是全省改革名县和首批扩权强县试点县,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加快新农村建设中,结合新村建设统筹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乡村旅游发展初具规模

乡村旅游已成为该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产业,同时也成为全县大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旅游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1、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2013年全县从事休闲旅游的经营主体已达200余个,其中休闲农庄8个、特色农家乐150个(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57家)、休闲农园18个,从业人员近5000人,辐射带动3万多农民致富。已形成城区近郊重要交通通道沿线集中布局的乡村旅游产业带,出现了以永兴荷莲、白花一曼故居、柏溪少娥山、安边黄江林、喜捷九彩虹、高场好耕、蕨溪天宫山、李场大塔、横江古镇(石城山)、隆兴越溪河等多个乡村旅游集中发展区。其中,永兴镇还被评为“四川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2、乡村旅游较有特色。目前主要是以农林果渔业为基础,以农家乐和乡村酒店为载体的观光农业园、森林旅游、科技农园、渔业风情等观光休闲为内容,基本形成了农家旅游、农村旅游及农业旅游三种主要类型的乡村旅游发展形态,具有突出的自然生态、地方人文、休闲体验等特色。

3、乡村旅游布局合理。该县乡村旅游形成了以主城周边和高速公路沿线为重点,遍及全县各乡镇;以重点项目为支点,带动多线多片发展的乡村旅游布局。目前,基本构建起“一圈三纵”的发展格局,以“荷莲文化、荔枝采摘、横江古镇、越溪风光、特色花卉”为重点品牌,打造了10个乡村旅游重点项目,开发了近20条旅游线路。

(三)乡村旅游发展效益可观

该县乡村旅游的发展,既有较大经济效益,又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社会进步,还对城镇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经济效益较大。2013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8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亿元,占全县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的40%。以该县星级农家乐为例,一般正常年份经营收入能达到100~200万元,利润15~40万元,税收10~20万元,吸纳就业15~30人。办十几个农家乐比办一个乡镇工业企业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财政收益更好。

2、社会效益明显。乡村旅游发展拓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形成农村一、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局面,促进了现代农业和新型小城镇建设。通过城镇居民到农村旅游,把城镇现代文化、城镇文明带到农村,有利于促进农村形成新的文明乡风。大多数城镇居民选择城郊就近参与乡村旅游,感受自然山水,享受农村风光,体验农家生活,减轻和缓解了城市过分拥挤的现象,有利于创造城乡宽松和谐友好的生活和社会环境。

二、宜宾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该县在发展乡村旅游上,积极探索、大胆尝试,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措施,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还处在较低的发展阶段和水平,无论在规划、建设、管理,还是服务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

(一)发展观念滞后,创新动力不足

多数地方对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仅仅把这项事业当作一个单纯的找钱的手段,很少站到城乡统筹、建设新农村和促进城镇化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一些地方把乡村旅游发展认同为搞吃喝玩乐,认为旅游只是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的“专利”,乡村旅游资源不被重视,对开发、发展乡村旅游特别是农业旅游不屑一顾。还有些认为发展乡村旅游只是旅游部门的事情,农家乐、乡村旅游是低档次的旅游产品等。

(二)缺乏统一规划,统筹协作不够

乡村旅游发展10余年来,该县规划引导总体上没有跟上发展需要,缺乏全县性的统一规划引领,发展档次、规模和布局随意性大。全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工作,分散在几个部门开展,虽然互有联系,但工作措施仍存在统筹和协调不够的问题。

(三)政策扶持力弱,发展助力不大

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支持。该县乡村旅游总体上还是处于自由发展状态,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只是通过评选旅游示范村镇、星级农家乐和农业旅游示范点来规范乡村旅游的发展,管理力度不大,导致全县乡村旅游无规划、无秩序、低水平发展。因目前农家乐对财政的直接贡献率低,相关部门对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重要项目建设受到现行土地使用政策的限制,不能有效地开发、改造和升级。乡村旅游开发总体上资金投入不足,大多项目都只能算是低成本开发,项目难上水平,投入不足的一大原因是融资渠道少,政府支持资金不多。

(四)总体水平较低,服务质量不高

基础配套设施薄弱,大部分的乡村旅游景区点与省级、县级公路干线连接比较差,乡村道路大多只能单向通行的村村通公路,一些乡村道路管护不力,路况差,标识缺乏,安全隐患多,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发展。投入严重不足,多数乡村旅游点上旅游住宿、餐饮、购物等接待服务设施,游览步道、观赏休憩设施、旅游厕所、垃圾收集等设施的建设不配套。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旅游人才缺乏,缺导游、缺服务规范、缺旅游知识、缺卫生和安全常识。地域文化特色不足,全县具有乡村文化特色的休闲接待场所很少,忽视了对农耕文化、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产品结构单一,现有乡村旅游活动项目以赏花、采摘、棋牌、垂钓娱乐为主,体验性、参与性、文化性和创新性不够。同质现象严重,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盲目跟随现象,投资者及经营主体对当地资源优势和风土人情研究不深入,市场调研不充分,规划设计质量较低,定位不准,盲目从事休闲农业,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基本原则,脱离了休闲农业内涵,开发配套性差,品位不高,竞争盲目,经营效益不高。

(五)项目包装较差,宣传推广不够

从目前乡村旅游游客结构看,除永兴荷花节、李场大塔荔枝节等少数几个旅游点外,其它乡村旅游项目在县外、市外游客还不多,说明对外宣传推广的工作还做得不够。

三、对宜宾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建议

针对当前该县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调研中收集到的意见,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乡村旅游发展领导

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二是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把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促进形成新的文明乡风;三是有利于扩大城市生活空间,舒缓压力,促进社会和谐。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的领导。

(二)抓好规划,促进城乡旅游有序发展

根据该县乡村旅游特色资源,进一步修订完善旅游发展规划,积极推动落实市、县两级规划衔接、配套,并与基地产业互融、协调发展,追求产品的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和唯一性,大力彰显地方特色,提高乡村旅游发展品位。

(三)优化项目,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依托各乡镇区位条件、资源特色,整合旅游资源,积极串珠成链,紧贴市场,开发具有传统和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着力打造一批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精品,设计推出更多文化内涵丰富,趣味性、参与性强的乡村旅游精品项目和线路。

(四)加强培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

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积极引进和培育懂市场经济运作的高素质人才,积极壮大乡村旅游人才队伍。重点培养管理人才、经营人才、解说人才、民俗特色用品研发和加工人才,使我县乡村旅游有一个稳定的人才集群,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推动,积极探索“农旅融合”,激活高效生态农业新路子。

(五)配套建设,筑牢乡村旅游硬件基础

着力改善乡村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状况,整治村容镇貌,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改善乡村旅游区(点)的供电、供水、通信、消防以及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条件,积极培育特色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努力提高旅游景区(点)的可进入性与旅游活动的安全性、舒适性。

(六)强化宣传,着力推介乡村旅游品牌

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等多种手段,开设乡村旅游栏目,加大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力度。举办特色旅游文化节,邀请周边市、县(区)的旅游同行来共商旅游合作,与川南五市一同开展“一日游”联合促销,组织各类项目推介活动。进一步办好“荷花节”“荔枝节”“古镇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做好媒体、网络宣传和营销工作。


(作者系中共宜宾县委宣传部理论股股长)

相关推荐THE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