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yblywhw@126.com    QQ:2680826841    广告合作热线:17760503325
文旅论丛LOCAL CULTURE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研究

水富县打造全域旅游发展的思考

来源:作者:冯学莲发布时间:2018-01-03阅读次数:分享本文: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

近年来,水富县积极探索“旅游+”模式,加快农旅融合发展,在推进西部大峡谷等重点景区开发的基础上,立足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家乐、特色民宿、农耕文化体验、乡村民俗参与、采摘游、特色旅游商品购物等乡村旅游项目。与此同时,一些村民也主动参与到旅游服务中来,开农家乐,办民宿,销售农副产品,成功的提升农村群众“造血”功能,带动增收致富。全县现有旅游集镇3个、旅游特色村2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农家乐14家、特色小吃30余种。3镇1街道均被评为“云南省生态文明乡镇”,20个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文明村,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600余人、间接从业人员1800余人。2016年全县乡村旅游累计接待游客54.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817.14万元,同比增长58.11%和176.29%。2016年,水富县被成功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县,邵女坪被评定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水富乡村旅游发展令人欣喜,但“散小浅”的现象依然明显。为进一步提升全县旅游发展水平,推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必须要以乡村旅游发展助推全域旅游发展,促进“旅游城市”建设。

一、全域建立发展机制

(一)规划衔接融合,实现全域化

将全域旅游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多规合一”,实现“一个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优化旅游空间布局,突出核心景区和乡村旅游示范带动作用,以旅游全域化串联起县城、镇(办)、村和景区,构建全域化、集群化、网络化、产业化发展格局。

(二)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根据“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开发模式,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核心,整合全县旅游资源、人力资源、项目资源,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尽职履责、全民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三)深化融资,助推发展

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拓宽项目投融资渠道,促进“旅游资源资产化、项目投资市场化、运营企业实体化”。到2018年底,力争引进一批有实力的旅游投资商,落实到位资金10亿元以上。

二、全域打造旅游产品

(一)科学布局旅游空间

立足资源、交通、区位优势,努力形成“一盘棋一核心两峡谷五品牌”的“1125”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一盘棋:即按照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打造全县旅游一盘棋大格局;一核心:即以西部大峡谷温泉景区为核心;两峡谷:即依托金沙江大峡谷和横江大峡谷风光风貌打造高峡平湖旅游线和昆水黄金旅游线;五品牌:即着力培育西部大峡谷温泉、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向家坝水电站高峡平湖、以马拉松石博会为代表的赛会活动、乡村旅游等五个品牌。

(二)做大旅游项目

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加大旅游景区策划规划和招商引资力度,强化景区文化内涵,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推进西部大峡谷温泉景区、向家坝水电站库区旅游、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西部大峡谷移民后扶文化创意产业园、特色旅游集镇、乡村旅游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温泉、奇石、大坝、森林为代表的核心景区,真正把“万里长江第一港,七彩云南北大门”“温泉之都浪漫水富”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完美展现出来,推动旅游景区产品从单一观光型向多元复合型转化。

(三)做强旅游景区

进一步巩固提升西部大峡谷温泉景区服务水平和游客接待能力,增加游客消费内容,启动5A景区创建工作;加快推进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建设进度,着力将其打造成为西南地区著名的“天然氧吧、避暑胜地”;全力推进向家坝水电站库区旅游开发,大力发展水上运动、休闲观光、科普项目,加快完善邵女坪精品旅游度假小镇功能,扶持发展云富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园项目;鼓励各镇(办)利用自身资源,引资开发满足游客需求的特色旅游景区。到2018年底,力争将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和邵女坪精品旅游度假小镇创建为3A级景区,西部大峡谷温泉5A级景区创建取得重大进展。

(四)做优乡村旅游

紧紧抓住水富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契机,立足水富资源特色和交通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开发“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一家一艺”。发展农业观光、乡村度假、农家乐、森林人家等特色乡村旅游,开发推广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把农产品变成旅游产品,农家院变成旅游设施,绿水青山变成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将扶贫攻坚与发展乡村旅游结合,实施乡村旅游后发行动、旅游电商推进行动、乡村旅游创客行动,打造一批旅游扶贫示范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以特色资源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扶贫攻坚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做好“邵女坪旅游度假小镇”、“特色民宿”等品牌建设,着力打造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农耕体验、康体养生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产品。

到2018年底,建成A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现代旅游农业庄园4个、经济型酒店和特色民居客栈4家、星级农家乐16家。

三、全域完善旅游要素

(一)推进旅游厕所全覆盖

深入实施厕所革命,按照“数量充足、干净无味、实用免费、管理有效”的目标,全力推进全县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乡村旅游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购物场所、休闲步行街区等的厕所建设,实现旅游厕所全覆盖,到2018年全县按照旅游厕所A级标准,累计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15座以上。

(二)推进旅游交通服务全覆盖

全面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加快推进水富港建设,配套完善游客接待、休息设施;抓好水麻高速公路、水绥二级公路、盐水公路、主要景点、库区沿线面山绿化、美化、净化和村寨民居风貌改造工作;完善景区、乡村旅游点连接交通干线的旅游公路,加快乡村公路硬化步伐,提升铜锣坝景区公路通行能力,城市公交延伸到周边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建立多层次、高水准、布局合理的旅游交通体系。

(三)推进旅游标识系统全覆盖

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合理布局、科学连线、形成网络的原则,着力推进全县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完善高速公路、城乡交通干道、重点景区(点)、乡村旅游重点村旅游标识标牌,引导各景区(点)改造提升软硬条件,实现所有A级景区、旅游度假区、乡村旅游重点村、旅游示范基地都有规范的旅游标识系统,为自驾游、团队游、散客游和市民出游指引景区方向,方便广大游客。

(四)推进旅游咨询服务全覆盖

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一流”的原则,逐步构建现场、网络、热线“线上线下”顺畅对接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加快北大门游客集散中心和西部大峡谷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建设进度,积极开展旅游热线服务,推进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强旅游网站、旅游企业网站直接的链接,完善集散中心交通、信息咨询、产品营销、综合服务等功能。

(五)推进智慧旅游设施全覆盖

从城市、景区软(硬)件设施着手,加大智慧旅游城市、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力度,整合景区、旅行社、酒店、交通以及旅游相关信息资源,建设“智慧旅游”服务和“大数据”平台。在火车站、汽车站、港口等主要交通枢纽为游客提供免费上网服务,在星级酒店、主要景区建设以电子触摸屏为主的公共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力争到2018年底,建成5家以上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企业。

四、全域融合“旅游+”

(一)促进旅游+农业融合发展

结合“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和扶贫攻坚、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依托水富独特的农业资源,加快农旅融合步伐,大力开展赏花采李、摘桃活动。

(二)促进旅游+生态融合发展

紧紧围绕创建,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加快开发建设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提档升级玛瑞森林公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力度,建立健全旅游开发保护机制,打造一批“森林人家”、乡村民宿和林家乐项目。

(三)促进旅游+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

按照“城市围绕旅游景点开发、景点依托城市深化发展,景区融入城市、城市建成景区”的理念,利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依托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加快旅游型城市和精品旅游小镇建设。以景区和旅游目的地的理念打造城镇,建设一批接待功能较为完善、公共配套设施齐备的旅游小镇,使城镇可看、可游、可吃、可留、可购的功能更加完备,宜居、宜游、宜商的特色更加突出,以邵女坪精品旅游度假小镇、楼坝古镇、太平旅游集镇和两碗旅游集镇等为主的旅游集镇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品果、酿酒等农业体验活动,促进农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带动农业转型升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速建设一批具有本地特色农业庄园,加快农业观光项目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打造独具特色、配套设施完善的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农民收入由单一低效型向多元高效型转变。充分利用水库、堰塘等农业设施发展乡村旅游,开展水利风景区创建工作,争取将向家坝水电站邵女坪库区、铜锣坝水库等地创建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四)促进旅游+扶贫融合发展

坚持全域旅游扶贫原则,把旅游产业作为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跨域发展的战略性主导产业。积极创建旅游扶贫示范村和旅游扶贫示范点,建成旅游扶贫示范村7个以上。大力开展“旅游万企万村帮扶专项行动”,将先进的旅游文化理念、创意以及客源输入农村,增加乡村旅游发展动力;支持和鼓励贫困群众通过直接从事旅游经营、提供旅游接待服务、开发旅游文化商品、出售农副土特产品、资产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旅游经营和服务,以全域旅游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五)促进旅游+服务业融合发展

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推动旅游产业与养老产业、教育培训产业、健康服务业、创意设计产业的有效融合,深入推进“学在水富”“老在水富”和“医在水富”建设,做大做强研学旅游和养生养老旅游品牌。提高餐饮文化内涵,改善餐饮环境,做强“水富河鲜”、民族风味、特色小吃,做大名牌餐饮企业,打造特色餐饮街区,积极发展西餐、咖啡、酒吧、茶馆等休闲餐饮业。到2018年底,建成星级宾馆4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

(六)促进旅游+文体融合发展

继续举办好水富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中国金沙江奇石艺术搏览会、北大门文学奖,鼓励各镇办结合自身实际举办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丰富文化旅游项目,积极引导开发登山、自行车、徒步、野营等自助旅游产品,大力开展游艇、潜水、滑翔、帆船等湖滨休闲运动旅游项目,加快发展文化演艺、体育竞技、民族节庆等休闲娱乐业。到2018年底,创作并固定一批代表水富特色的精品文艺节目。

五、服务体系全域健全

(一)切实加强人才建设

全面实施“人才强旅”,做好在旅游产业发展各个环节和领域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配齐配强旅游管理队伍,采取招聘、选调、约请等形式,引进策划创意、规划设计、艺术创作、项目运作、营销管理、互联网运用等专业人才。加强导游队伍管理和培训,形成一支专业、规范的导游队伍。加大现有旅游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有活力的旅游产业发展队伍。

(二)规范整治旅游市场

完善旅游市场监管综合调度指挥体系,建立值班联勤、执法联动、限时办结、督办问责等工作体系,争取设立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市场监管所或类似功能机构。

(三)促进服务品质提升

积极开展旅游星级酒店、特色民居客楼和星级农家乐的建设、评选、管理、监督等工作。提升一批星级酒店的主题文化,鼓励有条件的宾馆饭店创建特色文化主题酒店;鼓励指导旅行社开展品质旅行社评定,以规范和品质赢得市场;对非星级试点酒店开展高管及分部门服务质量规范提升培训,全面提升我县酒店业服务水平,加大“微笑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

(四)深化智慧营销打造

引导旅游企业加强与携程、同程、驴妈妈、去哪儿、阿里旅行等在线旅游电商企业合作,加快培育特色民宿、旅游露营地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乡村休闲旅游提档升级。同时做好优化营销机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市场营销策略。


(作者系中共水富县委党校高级讲师)

相关推荐THE RECOMMEND